姚贝娜父亲、作曲家姚峰做客书展 分享创作故事与父女情深

2018-07-17 来源于:中山日报
昨日,姚峰与中山读者分享《心随律动——走进音乐阅读世界》。 记者 缪晓剑 摄
  

  依字行腔  锻造创作“快枪手”

  姚峰从自己创作生涯的源头开始讲述:“大学毕业时,还从来没人会用‘作曲家’来定义我。直到1987年,武汉要举行一场长江歌会,歌词写完后,当天下午找了3个人同时作曲,第二天就要。我用了一晚上,将长江沿岸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9省2市的11种音乐风格各提炼成一句话,融合在这首《长江长又长》中。”经过众多专家的讨论,姚峰所写的曲子全票通过,成为当年长江歌会的主题曲。《长江长又长》在长江歌会上亮相后,受到了长江流域众多地区合唱队的喜爱,成为了合唱队的必备曲目。从此,姚峰“作曲家”的身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逐渐委约不断,几乎平均10天就要创作一首歌,并完成录制。

  无论是创作越南风情的《独弦琴恋歌》还是高原特色的《青海花儿》,姚峰特别注重每个地域不同的文化情感和语言特色,他“揭秘”自己写歌很快的秘诀是“依字行腔”。当他创作一首歌曲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调式、结构、风格等因素,而是运用融在血液中的“依字行腔”法。“拿到歌词,根据歌词中每个汉字的音韵美,无论是用普通话还是方言,某个字是平声,那唱出来也是平声,是上声,唱出来也是上声。平时生活中在和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我就会去留心别人的语言。另一个方法是从很多的民歌中吸取其中的语言腔调。”因此,他大部分作品创作起来都很快,一般能在半个小时以内完成作曲。然后再用几天的时间,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去结构,是一个先感性再理性的过程。时至今日,由他创作的歌曲数百首。“因为采用依字行腔的创作手法,我写的歌不像任何人,我的不同作品之间也不像。”在现场,他还和众多观众做了一个依字行腔的小实验,由观众说出句子,他依照文字唱出旋律,让大家感受快速作曲招数。

  昨日,姚峰在现场还为中山观众播放了他创作的《中山是座山》、《小榄公》等反映中山题材的作品,“《中山是座山》歌词整体性很好,很简洁,给了我更多的自由度。顺着它的简洁深化开来,旋律不断往外涌,依字行腔,曲子不到半小时就出来了,一气呵成。而《小榄公》这首曲子创作曲风也是非常轻松跃动,用广州话和普通话唱出小榄公的精明能干。”

  父女情深 拍卖女儿遗物让爱延续

  在讲座中,姚峰多次播放了由他创作、女儿姚贝娜演唱的众多歌曲,当女儿的歌声响起,他的眼中饱含深情,言语的平静依然难掩对女儿的思念与身为父亲的自豪。他也不避讳谈及女儿:“2015年1月,女儿姚贝娜去世了,这是天塌下来的事情,我和她妈妈有两个难关:第一关是去她北京的住地清理遗物,睹物思人那是非常艰难的过程。第二关是年关,这也很不容易。但我们必须跨过去,好好活着,才对得起贝娜。”

  “我和她妈妈在贝娜北京住所清理了十来天,把她的东西都整理出来。我们萌生一个念头,不如将这些深烙贝娜印记的物件,通过慈善拍卖,帮助更多人,延续女儿心中的大爱。”姚峰说,他们把通过慈善拍卖所得250多万善款,全部捐助给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县中学,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及建立音乐教室。塔县所在喀什是深圳对口支援城市,该地和姚家父女渊源深厚。“我是一棵簕杜鹃,从梧桐山下来到帕米尔高原……”很多粉丝会记得,姚贝娜唱过一首很好听的歌《我是一棵簕杜鹃》。这首姚峰谱曲的作品,是他得知深圳援疆消息,抑制不住内心激动所作。“我少年时代很喜欢一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觉得里面的音乐太棒了。后来在武汉音乐学院求学,才知道那是塔吉克族音乐,这个民族的音乐在世界上都有着独一性,我一直很想创作一首。《我是一棵簕杜鹃》算是贝娜陪我一起圆梦。善款全捐给塔县学校,也是希望那里的孩子能传承并发扬本民族音乐,让贝娜的爱在遥远的地方延续。”

  作者:记者 冷启迪  打印】【关闭】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山书展筹委会所有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05077135号-2 粤ICP备05077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