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体验电子朗读亭。 本报记者 赵学民
工作人员演示阅读“黑科技”。记者 孙俊军 摄
书展上的“黑科技”和新方式,为阅读开启了多元化体验。 时代在发展,人们阅读工具和阅读方式也在变化。从书本阅读到电子阅读, 从文字阅读到听说、分享、演绎,从文字想象到直观了解…… 这些阅读之变,其目的都是为了悦读——更方便轻松获取知识,开阔眼界,受到熏陶和得到启迪等。
今年的书展,便多了很多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下载阅读,体验无“纸”境地读书
今年书展,有商家将数字化阅读设备搬到了现场。
昨日早上九点半,已经有家长、学生在朗读亭前排队。从小榄来逛书展的中学生小陈,站在点子借阅器前,翻阅点子书库。选定自己喜欢的书籍,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这本书就自动下载到了手机里。
“比起传统的书本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更方便。”小陈说,虽然平时还是以书本阅读为主,但数字化可以让阅读这件事变得更加便捷。
同样在排队下载电子书的中学生小高,是第一次体验数字阅读。 “电子书可以随时做标注,不会觉得搞脏了可惜。而且可以挑选网友总结的精华来看,效率更高。”小高说。
全通教育的展位上,孩子们用电子阅读器可以在线互动、答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全通还推出亲子阅读APP,采用年费的方式,只要打开这款应用,家长就可以按部就班和孩子一起阅读经典、课后提问、延伸学习等。
■4D阅读, 小朋友穿越到“多多岛”
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如何让他们喜欢上阅读。在书展现场,这些从书本上延伸出来的阅读方式,给了孩子更多的阅读体验。
在博雅书店展位,儿童立体书阅读区,一群小朋友围着“托马斯小火车”的绘本系列。“这本书跟我们家里的不一样,有玩偶还可以玩游戏。”一年级的小读者豆豆,在妈妈的帮助下体验了立体绘本后,对记者说道。
记者打开这本书发现,书中除了有文字、图画故事外,书页中间及封底还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按照指引完成APP下载后,可以选择游戏模式、阅读模式等。在游戏模式中,可以跟随手机画面,穿越到故事的发生地“多多岛”上,给那里的小火车们装货、给火车们穿衣服等等。
同样的“穿越”阅读体验,还可以在中山纪念图书馆展位现场体验。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再用中山纪念图书馆现场提供的账号登录,就可以畅游“海底世界”。此为该图书馆的“4D童书”项目。
记者按照工作人员指引”,用手机打开APP后,出现“海底世界”“远古探秘”“微观计划”等不同主题的界面,选择界面后,正式进入模拟场景。记者选择了“海底世界”,戴上VR眼镜后,真实的海底世界展现在眼前。小丑鱼从面前游过、海龟仰头打招呼……把眼镜中间的对焦点对准动物,还会有对该动物的介绍。
■编排话剧,将书本“立体化”
昨日早上10:00,书展前厅的“古今风雅颂”舞台前,坐满了观众。身着汉服、相声服的小演员们,把诗歌朗诵、双簧表演等带给现场观众。
主办方负责老师李秀梅介绍说,60名小孩花4个月时间,排练了15个节目带到书展现场。
记者发现,孩子们表演的节目中,有不少都和“书展”以及“书本”结合:如话剧《青蛙妈妈找蝌蚪》,是从课本“蝌蚪找妈妈”延伸而来。在参照课本故事的同时,老师们又结合家长爱玩手机等现象,将故事进行了改编:“我们用话剧来表演课本内容,但同时又提醒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
参与表演的孩子们,也有不少收获。表演双簧的叶铠荣和林隆铨,第一次接触到传统相声,为此还专门学习了相声知识:“比起看书,我们觉得自己体验之后印象更深。”
市民声音
多元方式营造阅读氛围
每年都带孩子来逛书展的沈远泉,今年因为有新书在书展发布,身份从读者变成了作者。
15日沈远泉的新书举行发布会时,旁边正在举行学生征文颁奖仪式:“当时我挺有感触,虽然书不一定非要来书展现场看,但是阅读的氛围确实是这里最浓。营造读书氛围,我认为也是书展的意义所在。”
沈远泉举例,书展现场除了可以阅读纸质书籍,还有动漫节、书画展、漫画设计大赛等打大人小孩都可以参加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前来的读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每年都要带孩子来逛展的沈远泉说,自己不期待孩子从书展上迅速地学到什么,但是希望她从小就能来这里感受阅读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