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与读者分享成长心路

克服障碍把握自我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2017-07-17 来源于:中山日报
刘媛媛
北京大学法律系在读研究生,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冠军。在不被导师们看好的情况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总决赛上一举荣获总冠军。代表作品有《丑女莫作怪》《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不作不会活》《寒门贵子》。

    用什么样的方式打开青春这卷书,才能不虚度美好的时光,这是不少年轻人困惑的问题。与读者分享好书的同时,北大才女、《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总冠军刘媛媛在本届书展开设讲座,与读者们一起分享自己把握时光,争取人生自由的喜悦与辛酸。在座的年轻读者不仅收获到了读书学习的秘籍奥妙,还从刘媛媛身上学到了主动抉择的精神。

■立志从小村庄考上北京城

    15日下午,已成青年演说明星、担任创业公司CEO 的刘媛媛来到中山书展讲座,带来了主题为“我正活在自己的梦想当中”演讲。“对于一个牙尖嘴利的学霸女生而言,什么才是你的梦想?”台下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问,似乎瞬间让刘媛媛思绪翻动,追溯至稍显遥远的求学年代。但她没有直接开讲自己的故事,而是先谈起了一位北京状元的考后感言。

    “那位状元说道,我将我的学习成功归结于我所处的良好教育环境。我父亲是外交官,母亲有良好的教育思路。他们让我的学习事半功倍。”刘媛媛复述过后稍作停顿,随后反问台下听众:“别人条件这么好,对成功帮助那么大。农村的寒门子弟,还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吗?”听到沉默的现场中传来几声童真的肯定回答,刘媛媛露出微笑为大家加油鼓劲:“我就是最好的例子,农村子弟一样能做得很好。”

    成为北大学霸以前,刘媛媛是来自河北邯郸一个小村庄的普通女孩。当地教育资源匮乏,刘媛媛的小学英语竟是由一位辍学的初中生负责教导的。身边不少同学中学便辍学打工,男生日夜出入工厂,女孩年纪轻轻即结婚生娃。面对未来,当时正在念高一的刘媛媛猛然醒悟,身处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小乡村,如果仅仅保持现有的学习成绩,即便以后跳出当地人生活的循环模式,她最多也就混个温饱无忧,要想做自己渴望的事几近无望。她像触电一般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读书走出这个乡村,考到北京大学。

■后进生“怂”心态最需克服

    立定决心以后,刘媛媛每天5点起床早读,在图书馆看各类学霸励志书,参考他们的成功经验。但在努力之余,她不得不面对的,是她当时在全级排名倒数的现实。

    谈起那段奋起直追的时光,有一个过程让她特别感慨,就是克服自卑心理。“你们知道后进生都有什么特点?不是懒,不是笨。而是怂。”为什么会怂,刘媛媛起初也深有体会。因为原先的学习基础差,如果从学习中从来没有体会过成就感、满足感,一个学生就会产生放弃的心理循环,就连向老师提问的勇气都没有。“相信我,差生要突破这个心理障碍,就最简单的问题向别人提问,都需要巨大的勇气。所以要想改变现状,最开始一定要厚脸皮。”就这样,刘媛媛顶着老师、同学的不耐烦一直追问,成绩也瞬间从年级倒数,冲到年级第一。

    克服心态障碍勇于学习以后,刘媛媛认为自主的判断意识帮助了她运筹帷幄。“我尽可能了解所有考点,然后在刷题中归纳每个知识点的题型变种。时刻计算自己大概掌握了多少,就能知道大概能拿多少分数。”刘媛媛鼓励,考清华北大也不需要全部知识点学会,但做到九成,农村孩子要努力去学,没有好资源也能做到。

■自主的理性让人有责任感

    回首自己从差生变成学霸,考上北京大学,从一个说话太直得罪他人的姑娘,成为一个登堂入室的演说冠军,刘媛媛认为是一种自主的理性,成为她内在源源不断的动力,克服失败挫折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这种自主理性让她意识到责任感,也让她坚持她喜欢做的事,而非由别人来设计她的追求目标。

    当被问到拥有法律知识背景,又切身体会过地区教育资源不均的现实,是否有意从法律层面推动改变时,刘媛媛还是以这种自主理性做出回答。“我未必会继续走我的专业路。因为当一个人在自主选择下努力做好事,我相信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一些。我想做一个好人。最近我在推动一个计划,培养几个学习后进的学生考清华北大。”
  作者:文/本报见习记者梁家成图/本报记者孙俊军  打印】【关闭】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山书展筹委会所有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05077135号-2 粤ICP备05077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