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简介 徐焰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军事史专家,军事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甲午战争之前,德国首相俾斯麦预言中国肯定失败。他说他遇到的在德日本人都在谈科技、文化,而中国人都是谈买器物”、“开战前,日本民众给士兵送行齐唱《祈战死》,而据冯玉祥的回忆录记载,中国士兵出行,家属哭天抢地,就像有钱人家出殡。”昨天下午,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现身中山书展名家大讲堂,给中山市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讲述了甲午战争中国必败的理由,以及甲午战争的积极作用。
日本对中国从仰视到俯视
徐焰首先回顾了中日关系的三次变迁。中国自汉代起同日本接触,至唐代以后日本才对华形成了密切往来。从那时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人对华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唐朝至宋朝是仰视,日本学习中国文化走出蒙昧落后时代;从元代到甲午战争前是平视,日本借台风即所谓神风击败了忽必烈的舰队,不过明朝军队又在朝鲜打败日军使其收敛了野心和傲气;从甲午战争后到抗战结束是俯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将清朝统治的中国打得一败涂地,傲慢一发不可收拾。
“清朝的时候,日本人称我们中国人为清国人或豚尾奴,民国的时候称我们支那人,一直到抗美援朝之前,日本人都是看不起中国人,抗美援朝之后日本人才不再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徐焰说,一个落后加腐败的国家必然挨打,国民也被人蔑视。
甲午战争让中国人觉醒了
徐焰认为,尽管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但这场战争也有积极的副作用,即日本侵华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进步的中国人在政治上看清了封建专制的腐朽,变法、革命的大潮也从此开始。
说起近代中国人的对日观,徐焰认为一直充满了复杂矛盾——既憎恶,又羡慕;既排斥,又接近。日本对中国造成了最大的伤害,也带来了最大的觉醒。看到原来自己文化的学习者通过学西方而迅速强盛,过去轻视日本的国人马上转而向日本学习。甲午战败后,欲变法图强的中国人大都认为“远效西人,不若近法日本”。败于日本的第二年,中国便向日本派出第一批13名留学人员,随后留学东洋热潮席卷中国,至1905年突破万名,规模为当时世界仅见。至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留学过日本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下10万,若加上短期考察参观者人数更要翻番。打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名人录,可看到国民党前期的主要干部多是留日学生,包括蒋介石、黄兴、宋教仁、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等。
日本是中国崛起最大障碍
以史为鉴,我国的现代国防建设又该注意什么呢?
徐焰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几代人的愿望和奋斗目标。尽管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概括起来就是“东独(台湾闹独立),西分(新疆和西藏闹分裂),南争(各国争我国南海岛礁),北患(日本、朝鲜带来的隐患)”。
而这些问题背后都有美国的黑手,目前只有美国有实力对中国形成综合性威胁,而日本将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因为在心理上日本人受不了被中国超过的现实。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应该建设信息化军队,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因为一个强国,不能仅仅经济强,国防建设也要强。习主席执政以后揪出了徐才厚、谷俊山两个军中大老虎,极大地振奋了士兵的作战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