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

畅谈古诗词之美

古诗词可修炼内心发现美
2013-07-13 来源于:中山日报
安意如

    80后自由写作者安意如来到书展的 “名家大讲堂”,以《中国古诗词之美》为题分享了她在古诗词找到的自由的表达和人格,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发现美,还可以修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她还兴致勃勃地为观众推荐了一些好书。
    安意如认为古诗词的美与丰富,还不是诗词形式上的风花雪月、伤春悲秋,而在于形式背后的生的悲凉,她在古诗词里看到的是 “忧患”、“忠贞”、“信义”、“疼痛”、“重生”,通过这些可修炼内心,可以让人达到更完美的程度,获得一种类似于精神信仰的释然状态。她在讲座中谈到王之涣、李清照、苏轼、晏几道、纳兰性德的诗词,她以他们的诗词和人生为例,道出了人生修炼的过程,她认为,古诗词的美就美在虽然时空变换,但感受美的心是没有变的,喜怒哀乐是没有变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今人和古人是可以呼应的。
    她特别讲到了李清照,从李清照的人生历程发现美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是随着李清照不同的境遇有着不同的美,早期的诗可以看出她生活的闲适,是娇憨少女的美,带有强烈的古典士大夫的气质;与赵明诚婚后夫唱妇和,其词有娇憨、文雅之气;到了北宋末年逃亡至杭州,物是人非,赵明诚已逝,那时的词就有中年女人的孤寂,无限悲凉。我们从她的身上能读到是丰富的人生,从中能领略到不同的美。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命定的局限,就像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定有其历史原因,但我们从中可以读到那种忧患的意识和责任感。
    她坦言,她不希望成为古诗词中的女子,而更倾心于书写诗词的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她认为苏轼最接近士大夫气质的人,他精神自由,也在受着排挤。因而她在微博自称为“安公子”,那传递出一种气质——责任、境界、信仰。而她就是浸润在这里面找到了自由的灵魂,她说她可能成不了君子,但绝不会成为一个小人。
    她还谈到像中山这样的城市,生活闲适,还有城市底蕴,有古典诗词里营造的氛围,是读书的好地方。大家可以读些书,发现自己的内心。她希望大家“安心读书,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她为读者推荐了她喜爱的书籍——《寻路中国》、《江城》、《乡关何处》、《前朝梦忆》,她特别提到了新疆作家李娟的作品,她说从李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点“灵性的文字是不受规则束缚”。
    
  作者:本报记者杨彦华 摄影余兆宇  打印】【关闭】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山书展筹委会所有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05077135号-2 粤ICP备05077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