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书展”一炮打响
为全国出版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此后影响不断扩大,主办方升格为市委市政府
|
|
书展现场人潮涌动。记者文波摄
核心提示 2009年7月25日,首届中山书展在兴中体育馆举行时,逾10 万种图书联袂展出,5 天内超过20 万人次涌入展馆,竟将场地并不狭窄的体育馆挤得密不透风。 第一届中山书展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市文广新局主办,此后的书展主办方不断升格:第三届主办方变成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第四届书展主办方又升格为中山市委、市政府。四年来,报业集团一直是中山书展的主办、承办单位,为中山人自己的书展摇旗呐喊。 报业档案 ●2009年12月5日,中国传媒大会 2009 年会·金长城传媒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山日报荣获 “2009 中国十大地市报”大奖。名篇名作 ●郑万里、张英、黎旭升、周建雄、谢琼、陈慧:《生者与死者的对话》获2009年广东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 ●黎旭升:《星火相传》获2009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体育新闻类三等奖 ●谢琼、葛鸥:《22年前迈克尔·杰克逊到访中山》获2009年广东新闻奖(通讯)三等奖 ●何腾江、林志强:《三乡建起全球首座有孔虫雕塑园》获2009年广东新闻奖消息类三等奖 ●何腾江:《“一镇一品”带动“一镇一游”》获2009 广东旅游好新闻奖一等奖 ●陈慧:《坦洲妇女的就业之路》获2009年广东“妇女儿童工作好新闻”三等奖 ●何腾江、林燕英:《为了生命垂危的孕妇》2009年广东 “妇女儿童工作好新闻”三等奖 ●林志强《首创喷火灶刷新节能纪录》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晏飞:《“海归”硕士回乡竞“村官”》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张英:2009年11月6日《导读·索引》封一版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吴森林:《“六年陪读路,走得好辛苦”》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曾淑花、苏小红、禹媚、杨彦华、陈恒才、明剑、余兆宇:《寻访历史文化街区》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黄春华的《首日3.8万人次挤爆展场》、叶劲翀的《晒裤子》、文波的《快把新娘背回家》、萧亮忠的《苗族独木舟节》、夏升权的《咸郎平警告企业家警惕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黎旭升的《哀思在残梁断檩上萦绕——5·12周年祭震中映秀北川见闻》、文智诚的《费劲的小朋友》等摄影作品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金奖 ●黄春华的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余兆宇的《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叶劲翀的《俏皮的刘翔》、黎旭升的《女兵集训》、萧亮忠的《又一艘多用途工作船下水》、夏升权的《嘣!嘣!嘣……山顶花园没于烟尘中》、吴飞雄的《抱煤气瓶与警察对峙4小时》等摄影作品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银奖。 ■400家出版单位参展 香港书展、上海书展、深圳书展……,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些城市全民阅读的嘉年华不仅给人们以战胜危机的信心,更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中山市素有“文化名城”美誉,市民们具有良好的阅读传统,向来不吝于光顾香港、深圳书展。但我们竟然没有自己的书展,这的确是一个遗憾。作为以传播文化为己任的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主要领导一直认为有必要促成、参与中山书展的创办。经过多方奔走与努力,这一夙愿终于在2008年底酝酿成形:首届中山书展确定于次年暑假举办! 当时全国经济形势尚未明显好转,国内消费尚在提振中,很多书商犯嘀咕:中山书展此时举办,恐不是最佳时机罢。加之中山以前并没有书展,没有知名度何以吸引到出版社参展?然而,主办方坚持认为,经济环境不好,更需要有精神食粮,让好书给人们励志、鼓舞。报业集团携手市文广新局,与中山出版界戮力同心,克服重重困难后,首届中山书展终于横空出世。 经过3个月的漫长筹备,第一届书展以自行组织为主、招商为辅的模式,最终成功招徕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400多家单位参展。 报业集团的主要领导们还将目光延伸到各个细节。黄春华与市教育局、公交公司等单位沟通协调,让教育局组织各镇区教办做好宣传,公交公司设立书展专线;黄爱东促成了著名作家杨黎光、学者李焯芬莅临中山书展开讲座、办签售会…… ■20万人次涌入展馆 经过中山日报、中山商报的重磅报道宣传后,从未在自己家乡参加过大型书展的市民,释放出巨大的阅读激情。7月25日早晨8点,展场外就汇集了上千名久候的读者,原定于9点30分才开场的书展,不得不提前15分钟开场。而在开场的前一个小时内,由于进场人数太多,先后两次启动了应急预案,甚至调动警力前来协助维持秩序。 为控制场内人数,入场方式不得不改为每10分钟放行一批人流。从早上到晚上9点钟,人潮始终川流不息,第一天就有3.8万人涌入展馆。兴中体育馆内可谓摩肩接踵、密不透风。报业集团广告部书展策划小组林慧茵在总结中写道:“我们看到许多市民为了进入知识的世界而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门外排队;我们看到场内许多学生、家长以及老者抱着一大堆心爱的书籍而兴奋雀跃……,因此我们认为,这次书展并不体现在20万人次进入现场这么一个数字上,还体现在它进一步激发了市民对读书的精神需求上。” ■成中山又一文化名片 书展第一天,一些没来参展的出版单位便向主办方打来电话,称中山书展的火爆程度已经引起业内反响。5天时间里,一些二级书商不断补货,参展商的销量平均达到展品的70%-80%,这在国内书展都是不多见的。 首届书展的影响还传播到了周边城市,深圳文化部门的领导特地赶来中山,探寻首届中山书展为何如此火爆。“在中山能有这么大的人流量,让全国出版界重新认识和关注中山的图书市场,为全国的出版业也打了一剂强心针”,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会长李骏当时说。 8月份,首届中山书展的主办方、承办方、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市镇图书馆等相关代表举行了总结会,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在首届书展的成功刺激下,从2010年第二届开始,中山书展不仅搬到场馆面积大5倍的市博览中心举办,而且吸引到的出版单位、文化名人越来越多,中山书展成为中山市又一文化名片。而随着中山书展的规模越做越大,主办方也从中山日报报业集团逐渐升格为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委和市政府。 报业精英 重访汶川写出《生者与死者的对话》 2009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一周年,是国内各大媒体十分关注的重大新闻题材,这既体现了全国人民对汶川灾区的牵挂,又体现了媒体人文主义情怀。中山日报也没有缺席,策划了“重访·汶川叙事”大型系列报道。 报业集团管委会委员、中山日报副总编辑郑万里说:“我们试图通过重访将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各式名人走访一遍。这个计划看似简单,实际上难度很大。首先,这些人经过媒体一年时间的轮番‘轰炸’,已经厌倦了上百次的重复性叙说。其次,有些人已经不知去处。”郑万里和同事周建雄、黎旭升、陈慧、谢琼行走在方圆数百里的地震灾区,搜寻着一个个采访目标。 有一天,他们已经联系好江油市喂奶女民警蒋晓娟,可走到半路蒋晓娟突然拒绝了采访。“我们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被她打到了谷底。这时,我们翻开地图确定了一下我们所在的位置,突然发现,我们距离那个背着妻子尸体回家的吴家芳的家很近,我们决定去采访吴家芳。”经过多方打听,终于采访到了吴家芳,之后又辗转采访了 “可乐男孩”薛枭、“敬礼男孩”郎铮、温总理为其写信的女孩陈凤,还有侨心居等等。 这一组系列报道刊登以后,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形式最新奇的一篇报道《生者与死者的对话》,4000多字的报道通篇没有分小标题,以第一人称、文学化的手法,带着强烈的情感一气呵成,再现了几个感人肺腑的情感片段。其形式在报业集团近年来的新闻作品中甚为少见。 谈起这篇作品的构思过程,曾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郑万里表示,当他再一次现场感受地震现场时,视角没有被传统新闻概念中的“客观实在”局限,因为更打动他的是被地震分成生和死两个世界的人之间魂牵梦绕、撕心裂肺的情感。按照一种惰性的理解,情感属于精神范畴,客观实在属于物质范畴,物质范畴的素材具有很强的质量感,而精神范畴的素材大都看不见摸不着,很难断定几斤几两。“实际上,任何新闻都是人的新闻,是人的认知、是人的创造,也是对人的世界的认知、表现和传播。而人的世界既包括人的物质世界,也包括人的精神世界。”郑万里认为,情感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是新闻表现的对象。 有了充分的感悟,才有准确的叙述。“重访·汶川叙事”最终成为一组彰显人文主义情怀的新闻,是中山日报塑造文化品牌的一次有益尝试。次年5月份,2009 年度广东新闻奖评奖结果出炉,《生者与死者的对话》获选全省5篇“特别奖”作品之一。 经典策划 《见证中山60年》大型专题报道展现我市巨变 从建国前后中山老照片中选取 31幅特定画面切入,记者们按图索骥采撷记忆碎片,查阅大量史籍市志,寻访历史见证人或知情者,尽可能还原老照片当年风土人情,以细腻的笔触叙述城市沧桑变迁,在时空的更迭变幻中,展现中山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为珠江口西岸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城市的 60 年巨变。 从2009年8月18日的开篇 《一座城市的新生从这里开始》,到9月29日收官之作 《粤中船厂:集体主义下的工业辉煌》,中山日报为庆祝祖国60华诞而特别策划的《见证中山60年》大型专题报道圆满结束,历时近一个半月,刊出专题报道31篇。 9月30日出版《中山60年大阅兵》特刊。以工业方阵、三产方阵、农业方阵、文化方阵、建设方阵、人居方阵、教育方阵、卫生方阵、华侨方阵九大方阵,全方位、全景式展示建国60年来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10月2 日出版《国庆大阅兵》特刊,激情报道国庆节上午进行的六十周年阅兵式,新鲜热辣、全面细致地展示阅兵式全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