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众提到近日北大校长周其凤回乡给母亲过寿,跪拜行大礼被网友斥责作秀时,钱文忠说: "我父母过寿,我也会磕头,很多事情需要仪式。这个秀有什么不好吗?如果一个作秀能倡导一种好的风气,为什么不支持呢?怕的是连秀都懒得做的人。" 记者叶劲翀 摄 我们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国家财富急剧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名副其实的“富国”,然而在钱文忠看来,这“富国”离“富强”还很远,“不要以为一切理所当然,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们如此狂奔了30年都付出了什么?这些代价我们付得起吗?为什么国富了,人民却高兴不起来,不是某一阶层不高兴,而是所有阶层都不高兴。”昨日,围绕中国的国运与国学,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带来思索。 【对话】 ■国学就是对人对生活的滋养 记者:自您和几位文化名人上了百家讲坛之后,国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甚至社会以为,国学似乎无所不能。 钱文忠:国学当然不是无所不能的,我对当前国学热中的一些激进现象非常反感——以前全面否定,现在又过于吹捧,却没有明白国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真正含义。国学中比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都是好的,是需要我们去发扬的,但是国学当中还有许多糟粕的东西,比如对女性的不尊敬,也是需要我们辨别的。 当然,现在辨认国学的精华和糟粕问题已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应当怎么去做,现在的人们吹捧国学时,大多带着功利色彩,其实学国学就如同广东人煲汤,汤对人体不可能一下子有巨大功效,但却是一种对生活的滋养,我认为,国学也一样,也是一种滋养。 ■我会一如既往支持中山书展 记者:中山对您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钱文忠:我对中山很了解。有段时间(在香港的时候),我每个周末都要来中山。中山够大,但又不会过大,人文基础却在,紧邻港澳,时尚的东西却也不缺乏,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在这里的人相对过的轻松,幸福感也应该较之其他城市要高。 就拿中山书展来说,作为一个二三线城市的中山,300万常住人口,坚持做这么大规模、高标准的书展,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当前,各个地方的各种活动都在求各项经济指标时,中山却在做一件有利于中山长远发展的文化惠民的事情,这是一件令人尊敬的事情,因为它会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尊严和幸福,会让这个城市更加文明。这一做法还得到了市民的支持,从国内的书展来看,上海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其书展的流量从未超过100万人次,香港书展也不过80-90万人,但中山书展的流量超过30万人次,差不多10%的中山人,都会来到书展,这将是一个文明城市的深厚基础。 所以,不仅本次中山书展我会支持,今后中山书展,我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并不惜自己手中的资源。 ■中国经济腾飞牺牲了孩子的教育 在钱文忠看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了,可以治理,但有些代价是付不起的,尤其在中国,他认为经济发展首先牺牲的是孩子的教育。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家长在急功近利的举国氛围之下,想让每个孩子都变成无所不能的全才,“这实际上是把孩子的未来都提前透支了。”钱文忠文说,在中国的高一,孩子们在学函数,而在同样的年纪,英国的孩子们还在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且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其实你仔细想一下,你一辈子都用得上的也就是个加减乘除,其他的知识是给那些做专业研究,或者给数学天才、兴趣爱好者准备的。”把精力都用在了如何应付考试上,而不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丧失了作为孩子最基本的健康和快乐,这是多么残忍。所以,钱文忠坦诚说,他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从来不问孩子的成绩。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本末倒置 钱文忠说,第二个付出的代价已被很多人关注,那就是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些年被很多地方政府奉为发展宝典,并认为理所当然,“我讲过《玄奘西游记》,就有地方政府请我去当地讲,他们的领导说他们那里是孙悟空的故乡,希望我过去讲后能带动旅游的发展……”钱文忠说这文化简直变成了“笑话”,大家都在尊重文化的旗号下剥夺了文化应该有的尊严。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实际上一个逻辑完全颠倒错误的概念。把文化当作了手段,经济作为目的,这或许只有中国才做得到,而实际上,经济或者钱其实永远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永远是让人民过上幸福、有教养、有文化的文明生活。” 钱文忠说,美国的民主自由,英国的法治、绅士,这都是一个国家带给世界的文化财富,所以他们是强国,然而现在我们还能带给世界什么?“富而有文化谓之强也,今天的世界,一个国家可以用文化手段占领一个国家,而往往被占领国家还迎接它的占领,就是因为国家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国家要想富强,经济要独立,文化更要独立,接受普世价值并不意味着忘记传统文化,中国需要想办法让自己‘强’起来。”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底线 我们总说因为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导致了道德滑坡如此严重,但钱文忠认为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在坚守的一个东西没有变,那就是孝道。“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所在,《三字经》和《弟子规》里都有这样一句话:首孝悌”,他强调说子女对妈妈的孝是孝的一切,“中国五千年文明,子弑父的事例有很多,但是子女弑母的却一例都很难找,大家对母亲的爱和孝是无原则,无条件的。如果哪一天对妈妈的孝都失去的话,那中国的道德水准可以说就已经完全坍塌,社会岌岌可危了。” 然而,钱文忠话锋一转,“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生活的当下急剧增加。”他介绍说他曾经让助手在权威媒体上搜索 “子杀母,祖杀孙”的事例,打印出来以做参考,但是令人意想不到是,两个月后,助手告诉他一寸多厚的打印纸已经用完了。 “然而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警觉,中国社会这样发展下去还有意义吗?”钱文忠说,“曾经我们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让世界都为之尊敬,但如今,我们有两个自以为是的常识,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薪火相传,永远长存。事实上,四大文明古国有三大已经灭绝,我们要警惕;二是中华民族处在发展的最好的时期,其实,现在也是最危急的时期。一个国家,富而不强是特别危险的,贫穷不会挨打,落后才会挨打。只有建设文化软实力,弘扬国学,国运才会昌盛,国家才会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