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忠 ■人物简介 廖信忠:10年前,他梦想像胡适般自述立传;2007年,他把自述范畴扩大到整个台湾,开始着手搜集资料,访谈人物;后来,他从上海一家台资企业辞职,在"无业游民"状态下投身写作,出版《我们台湾这些年》,书中记录了台湾30年来诸多"大事件"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小故事",获奖无数。 凭着《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生于1977年的台湾青年廖信忠从此成为职业作家,也由此获奖无数,尤其在内地掀起一股台湾故事风。昨日,廖信忠莅临中山书展开讲《80年代台湾群众运动与公民社会》,讲述那些年的台湾故事。巧合的是,25年前的昨日即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解除已实行38年的“史上最长”戒严令。廖信忠认为,我们不要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而要做“明真相的围观公民”,中国建立一个公民社会才有希望。 ◎谈群众运动◎ 卖香肠也要挂名“民主香肠” 讲座从1979年的台湾“美丽岛”事件说起,活跃在国民党党外阵营的主要人物被捕并公开进行军事审判,这让当时很多有政治敏感的台湾人开始思考关于政治和台湾前途的事情。此后,台湾又发生了一系列如“2·28林义雄灭门血案”、1986年的“绿色行动”事件,国民党外各种活动频繁。直到1986年9月28日,“民进党成立”,“这让很多台湾人惊呆了。”1987年戒严令解除后,台湾一年发生了1700多次街头运动。 “那时台湾给人以太乱的感觉。”廖信忠说,尽管有些乱,但民主的思想却因此深入人心。譬如跟在街头运动人群后小贩卖的香肠、猪脚,人们称之为“民主香肠”、“民主猪脚”;永远冲在最前面的中年大叔,把上街头当成上班;爱好摄影的人士组成“绿色小组”跟拍,画面摇晃、生猛,极富现场感;街头运动在他的描述中不血腥,更渐渐演变成街头嘉年华。2000年,台湾“大选”,民进党陈水扁当选。“虽然台湾民众也偶有抱怨现在经济不好,但绝无人想回到以前一党独大的年代,因为自由更重要。”廖信忠说。 ◎谈公民社会◎ 独立思考,“明真相围观” “我在大陆生活了几年,近年来各种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但仍处于‘三无’状态,即无预警、无组织、无诉求。”廖信忠如此评价道。 他说,这个社会固然积累了许多矛盾,有些人一有机会就宣泄个人情绪,但对推进社会进步没有帮助。“即使这批人取得政权,是否又能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呢?”廖信忠觉得理性的做法是建立公民社会,保障社会最低程度的稳定。 他列举了“公民”与“臣民”的不同。譬如公民会主动争取权利,臣民只会被动等施舍;公民会独立思考,臣民是“瞎起哄”;公民是“明真相围观”,臣民是“不明真相围观”。 他还引用了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的话,认为公民社会的形成“不该靠几个勇敢的人去触碰勇气的上限,而是靠普通人一起,一点点抬高勇气的下限。”人人从关心身边琐事、开始多管闲事,从“私”的领域慢慢跨入“公”的领域,那才是社会的起步。 ◎谈社会观察◎ “老城区与菜市场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我每到一个城市,都喜欢到处转转。如果时间太紧的话,我首先会参观两处地方:老城区和菜市场。”廖信忠说,像上海的老弄堂、北京的胡同,这些建筑所在的老城区都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菜市场则是市民生活气息最浓厚的地方。而参观这两个充满烟火味的地方,是了解城市最快最粗浅的一种方式。 廖信忠的中山之行只逗留了三天时间,由于需要准备演讲稿等原因,他没能抽出时间参观孙中山故居,称“这是他的遗憾”。但即使是短暂停留,他还是在来到中山的首日“夜探中山老街”、第二天傍晚游览三溪村。 他像个孩子似的探究中山的老街旧巷,还不忘在微博上以组图的形式与网友分享。14日晚,廖信忠参观了三溪村,这个目前周围已被高楼包裹的城中村。他走在这里的石板街上,拿起手机认真地或仰望或俯身或蹲下拍下了这里的老房子、大榕树、古井和那些光着上身来来往往的村民。 “这里很有台湾眷村的感觉。”廖信忠说,目前他手头上已完成两三本台湾题材的书,正等待有关部门审批。而未来一两年,他仍将继续写作关于台湾人的那些故事。 签售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