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讲座思维跳跃,兴致高涨时,他还会甩着披肩长发吟诵古诗。
高晓松丰富的知识和对事物独到的见解,让人折服。 昨天下午,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出席第四届中山书展 “怀念青春——活在好时代的‘坏孩子’”主题讲座,与观众畅谈心中那个“光芒万丈的音乐时代”。讲座以别开生面的聊天形式展开,两小时内,观众们踊跃发问,而高晓松如闲话家常般对答。其语言幽默风趣,时不时有金句脱口而出,让人意犹未尽。 如今是平庸时代 讲座刚开始,高晓松就称赞中山街道干净,市容整洁,像他现在所居住的美国加州,更感叹“难怪迈克尔·杰克逊哪都没去就来中山”,博得现场热烈的掌声。 所谓“好时代的坏孩子”和“坏时代的好孩子”,其实是同一批人。高晓松坦言怀念青春,更多的是回味年少时走过的那个独一无二的八十年代。 “那时候,我们是一群叛逆的坏孩子,而那个时代很干净,没有怀疑猜忌。今天我们到了一个肮脏的时代,连最真实的东西都没有人愿意相信。”遥想当年,高晓松所在的清华校园养育了大批流浪诗人,大家不分高低贵贱相识相知,对音乐、文化、艺术衷心热爱,延续着过去两千年的美好传统。 作为“不买房主义者”,高晓松说,“如今,买房竟成为人生目标。而当年多少年轻人有房子都卖掉,只为理想。现在却连先租房再买房这个基本逻辑都没有了。”物质成为追求,情感、梦想等殿后,对于这样的时代,高晓松慨叹“无法形容”,姑且称之为“坏时代”。 高晓松认为,坏时代里,人们仍坚持着某些传统,如今则已走进平庸时代,但他觉得,这种现象是世界性的,下一批大师结伴而来的时代即将到来。 当评委谋生自嘲聊音乐戳痛处 高晓松的讲座,更像是说闲话、拉家常式的聊天,仅用了几分钟开头,便把发问权交给观众。 虽然高晓松身份多样,但观众最了解的高晓松是那个写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和《同桌的你》歌词的音乐人,因此问题也多聚焦于音乐、民谣的时代、诗等关键词。高晓松的回答幽默随意,思维跳跃,兴致高涨时,还会甩着披肩长发吟诵古诗,又或是敲着桌子演示节拍。尽管语言潇洒简朴,极少修饰,却不掩其思想深度,丰富的知识及对事物独到的见解,让人折服。 有观众问高晓松的听歌习惯,他自嘲聊音乐戳到了痛处。因为在中国,音乐人的地位从古至今都很卑微,“翻翻历史书,你可曾见过有记载哪朝哪代出了著名的音乐人?” 有人追问高晓松“校园民谣”时代还会不会重来。 高晓松回应,任何时代都不会重来,“那个时候上大学的是少数,因此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圈子和文化,如今快男超女个个都上过大学,反而不能鼓捣出那样的音乐来。”但他也谈到,爵士、摇滚、民谣始终是根源性的音乐,会长盛不衰,并撞击生成新的流派。民谣更注重词,注重倾诉。 高晓松预言,中国的音乐产业如今处于“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下一批伟大音乐人将在十年内诞生。
专访高晓松
◎谈新书 书中有自己大学时的影子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新书《如丧》,可以说是对青春的一种告别吗? 高晓松(以下简称高):虽然书里用的是第一人称,但那是文学创作,有我自己读大学时的影子。毕竟回忆八成都不真实,每个人说的也不一样。 记: 您近年来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从音乐到电影、文学、网络等,这是为什么呢? 高:因为好多路走不下去,就只好走别的路了。一个人一生能“耕”的“地”(注:能从事创作的空间)是有限的,有人走得深,拉得长;有人走得浅,也就拉宽了领域。 ◎谈《晓说》 栏目的火爆超出想象 记:您现在有档脱口秀视频栏目《晓说》很火,点击率每期过百万人次,这档节目的制作背景,主要选择什么样的话题? 高:这个栏目突然火了,我也没想到,签了一年的合同,我亏了(大笑)。优酷网站每个月抽出一天半的时间,一次录制三到四期。找一个地方,我说他们拍。内容多为历史、中美两国的差异等,我在欧美都生活过,这是我的所长,给了我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谈音乐 现在只听七八十年代的原创音乐 记:您现在听哪些音乐呢? 高:我已经不听新东西了,所以我聊起音乐来特别土。做评委时别人唱首新歌,我还问是不是原创?我只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摇滚,八十年代的音乐,像U2、迈克尔·杰克逊等巨星的音乐。三天前我在南宁一个人唱K,放原唱,把罗大佑、李宗盛、王菲的歌都听完了。我的车上放四张碟,两张是郭德纲的,两张是马三立老师的相声。 ◎谈醉驾 生活如创作需剥掉不好 记:去年的醉驾事件是否让您对人生有更多的感触? 高:我现在更踏实了。人一旦安静后,就会有更多有趣的事物浮现出来。创作未必是新的,大部分是在找心里的东西。生活就如创作,不停地把不想要的东西去掉,把不好的剥掉,生活就向前走了。
人物素描
“矮大紧”其实很亲切
对于一代人而言,高晓松的形象与柔情诗意的校园民谣紧密相关。到了后来,网络上流传着他担当评委时的犀利言辞,以及最近他自封的“矮大紧”,也显出他的犀利和特俗的一面。 直到见面时,高晓松穿着略花哨的鹅黄衬衣,蹬着类似罗马款的鞋子走进休息室,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亲切感。 接受采访中,高晓松言语直爽,手舞足蹈,一口浓重的“儿化音”显出一派北京人的风范,且常常话题拉得老远,以至于绕不回来。 偶尔脱口而出的英文,大概是旅居欧美多年养成的习惯。而不经意间的感叹,不自觉便提起与老朋友们的共同回忆,似乎流露出他日趋成熟安稳的心态。 如果说两小时的讲座内容略显零散和琐碎,而记者专访则更能展现其魅力。他像邻家大叔般和善,又像学者般懂得独立思考。充满笑点和金句的话语,让人想起他那个人气高涨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 高晓松 音乐制作人,导演,作家。1994年的《校园民谣》到1996年的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令其声名大噪。电影作品有自编自导的《大武生》。2011年5月,因醉驾被判拘役六个月。2012年3月,推出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4月,文集《如丧》出版。 ◎谈版权 音乐创作难获相应回报 记:你最近几年在各种节目频频担任评委,会不会影响创作? 高:如果国内解决了版税问题,我绝对不会做评委,现在我就可以拿着版税过退休生活了。但音乐创作很难获得相应回报,所以你看,小柯在办学校,张亚东在开公司。我和张亚东一直很想合作,两个人想着能到一个岛上待两个月,好好制作一盘音乐专辑,但这个想法5年过去还没有实现。 记:接下来还有小说要出版吗? 高:一本正在谈的《晓说》,出版视频栏目的文字版,另一本是翻译马尔克斯的《昔年种柳》。很可惜,大师刚刚去世,这也成为他生平的最后一本小说。 记:在电影方面,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高:下部电影9月开拍。对我来说电影不是梦,做不到的事才是梦。我想要多说点东西,把我对世界的想法表达出来。音乐和文字已能表达其中的八九成,电影则能表达出三成来。 记:如何提升中山本土的音乐氛围,您有何高招? 高:可以办音乐节,音乐节不一定在大城市办,这肯定能对本土音乐有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