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期间记者对中山市民阅读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近六成市民满意自己阅读量

但四成人的年阅读量在10本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
2010-07-22 来源于:中山日报
 






    第二届中山书展20日落下帷幕。据主办方统计,5天的书展共吸引超29.2万人次来到现场,图书总销售额超600万元,图书销售超30万册。然而买书并不同于阅读,“书非借不能读也”、“买书装点门面”已在许多“读书分子”中间心照不宣。中山市民目前的阅读现状和阅读风气到底如何?本报记者在书展期间向前往书展的市民随机发放100份调查问卷,虽然数量不多,但它的背后却是近30万人次的数据支撑。从这些统计数据中,或可一窥中山市民的阅读现状。

什么人在购书:学生是主力
    接受问卷调查的100名市民中,有48名男性,52名女性。其中18岁以下的共有30名,18至30岁之间的共有40名,而30岁至45岁之间的18名,45岁以上的有12名。从文化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的市民有7名,初中有14名,中专或高中的有32名,大专或本科有44人,研究生及以上的共有3人。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受访人群男女比例相当,而以青少年为主,这也正是本届书展在暑假举行所带来的效应,而其中具有高中或大学学历的消费群占了近四分之三的比例。
    受调查者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除了占将近一半的学生客流外,教师、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家庭主妇、技术工人、公司职员各占一定比例,尤以公司职员最多,达到了17人,而公务员只有3位。
    在收入方面,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读者占了大多数,他们大多是学生群体,2000元至5000元之间的有33人,5000元至8000 元之间的有7名,而8000元以上无人选择。有近20人对此问题放弃回答。
    ■点评:从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中可以判断,由于书展正值暑假,购买图书的人群呈现低龄化,而图书购买与收入之间也呈现反比,曾经被认为是“文化贵族”的专属书籍,开始走向了普及。“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

本届书展:读者希望延长展期
    在受调查的100人中,有32%的人去过境外其他书展,53%表示“没去过,但看到其他书展信息”,15%表示“没去过也不关心”。这说明本地书展成为市民最主要的购买书籍并增加阅读量的途径。
    在一项“对本届书展有何建议”的开放性问题中,有48位读者提供了宝贵意见。记者对建议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有19名读者认为 “书籍种类不多,分类不够清晰”。如有一位女教师称 “自己想买 《世界地图》、《天天美食》、《家有妙招》等,转了好久都找不到”,还有一位高中生表示专业类的图书不够多:“我想买一本关于电脑操作技巧和电脑编程的书也没发现。”还有读者建议“书商可以根据价格、阅读对象、门类等进行归类,并放置醒目的标识,以免混做一团,找一本书花费半天工夫”。
    在记者采访中,一些读者也纷纷提出,“种类不全”不仅是中山书展的问题,也是中山的书店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因为平时在书店里买不到这些书,才来书展“淘”,但结果令人有些失望。
    另外,有9名读者针对书展的硬件条件表示“休息座位太少、饮食服务不到位”,如有位读者称“饮水机都没一次性杯子,也很难找到休息的座位”。还有 6 位读者建议“加强宣传,在市内增加一些户外广告,营造气氛。同时,增加城区内公交车的站点班次”。另外,14 位读者希望以后多办这样的活动或者延长书展的时间。
    ■点评:“找一本书太难”也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意见,从调查来看,市民的意见与此吻合。书商在进场前是否可以相互协商做个 “君子协定”,分别拿出不同类别的书籍前来参展,而不是扎堆销售“畅销书”。同时,随着阅读需求的多元化,涉及各个层面的书籍都有可能成为阅读的对象,拿什么样的书来迎接读者,也是书商的一大考验。与此同时,一个书展的举办,也与场馆服务、交通调度等工作息息相关。在本届书展成功举办的经验上,如何办得更好,需要集思广益。
阅读现状:近六成人对自己阅读量表示满意
    现代社会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从市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来看,在可多选的情况下,在100名调查者中,有59人选择了网络,57人选择书籍,电视有45人,报纸有44人,广播有12人,选择其他的有10人。网络与书籍成为读者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电视和报纸的力量稍居其后。
    在读者对自己阅读状况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上,有55人选择满意,而39人选择不满意,有6人选择放弃。选择满意的读者占到了做出选择的读者总数的58.5%,占到了调查人数的55%。在对自己不满意的原因进行调查时,有70%的人将原因归结为时间紧,忙于学习或工作,25%的人则归结为书价太贵,12%归结为阅读水平不够,其他原因仅为8%。过半数的市民对于自己的阅读量感到满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读者一年的阅读书籍量调查中,读5本以下的有10人,读5至10本的读者有39人,读10至15本的有18人,读15至20本的读者有8人,读20本以上的读者有25人。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读者每个月的阅读量不到一本。
    小说的时代过去了么?在本届书展上,无论是书商还是专业人士,都在为这一问题而追问。
    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喜好中,有40%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小说类书籍,其次是励志类34%,生活类33%,专业类20%,人文类16%。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调查的读者群中,近半学生选择的小说,到底是属于哪一类小说?显然,青春文学类的小说,是他们的首选,而那些带着功利色彩的生活类和专业类书籍,则是成人购买的主要产品。
    从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来看,69%的市民将兴趣爱好作为选择书籍的第一标准,37%的市民为提高修养,28%的人是为了休闲娱乐,24%的人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
    这项结果似乎表明,中山人的阅读层次是相当高的。而且,在另一个调查项的结果显示,读者一周读书时间,5小时以上的占40%,3-5小时占27%,1-3小时为26%,1小时以下的只有7%。
    ■点评:在此项调查中,出现了一组看似矛盾的数据。记者本以为随着现代人工作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对自己的阅读量感到不满,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近六成受访者选择了满意。但矛盾的是,从受访者所填写的一年阅读量来看,大多数人的阅读量还在每月不到一本之间徘徊。这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据了解,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本,美国现在正在开展平均每年每人读书达50本的计划。而我们的差距显然不小,但市民却表现出“感觉良好”的状态。是读者对自我阅读量的要求越来越低?还是书籍越来越不能满足市民对知识的渴求?值得我们深思。

提高全民阅读效率:外界环境滋养必不可少
    阅读到底是个人的事,还是靠社会氛围的影响?在提高全民阅读效率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式的选择中,在可多选的情况下,45人认为应该多办书展,刺激需求;有36人认为可以增设读书月,营造读书氛围;而27人则认为读书是个人的事情,需要自己的觉悟,而非外在环境。24人选择了媒体应该多做书籍的导读工作,11人认为可以开展相关知识竞赛,带动阅读。赞同上述几个措施的人分别占到了调查人数的45%、36%、27%、24%、11%。
    ■点评:从调查结果中看出,市民对于阅读环境的需求有所提升,阅读从以往自我的需求变成一种集体的互感。这样更加说明了读书是可以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的。一个良好读书社会的形成,需要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和公民个人行动相结合,在提高全民阅读效率的工作中,还大有可为。本届书展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物美价廉的图书展销,学者讲学、作家签售等活动引导公民阅读的积极性。

记者手记
像赶墟一样“消费文化”
    5天的书展,有近30万人次入场,这一数字近乎等于中山每5 人中,就有1人进入书展。中山书城副总经理廖剑涛对此表示,他们最希望的就是,人们把读书像赶墟、买菜一样,当成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
    是的,我们正在“消费文化”。因为,那些被称作高雅的、艺术的东西,正在从“高处不胜寒”的地方,逐渐走下来——文化体验由于可以转化为文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大众传媒的吹捧,人们正在狂欢着,用金钱来换取和享受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在这样一个功利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更是超过了以往。学习、工作、资格考试、升迁或者为了写好一篇“具有文化”的讲话稿,都逼迫着人们去阅读,甚至还要去体验、去追逐或者附庸风雅。这种由物质推动起来的文化浪潮,铸就了一个现实的富含诗意的世界——即便是吃一顿饭、洗一个澡乃至打一盘麻将,没有“文化的衬托”,人们会觉得会索然寡味。
    这种具有压倒一切力量的文化潮流席卷而来,文化人的生存现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不得不在商业价值的驱使下,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个人风格,顺从市场去演绎艺术和其他文化作品,现代文化堕落了,许多人认为。
    但文化怎么会堕落?在本届书展上,一位读初一的小女孩对郭敬明的评价是:他的书中带给青春期的孩子淡淡的忧伤,却又有绚烂的色彩。我们只是看到,阅读的广度正在铸就阅读的另一种深度,文化的消费,正在成为普通大众提升自身认知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这就是文化的目的。在本届书展上,许多专家也表示,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们比当前的人们更有感知力度,更懂得表达,表达更力透纸背。
    只是,文化人肩负起来的责任更加重大,一旦文化消费的热潮已然兴起,制造文化的人不能再随波逐流,时代呼唤更真切、更深刻的艺术家或文化大家,指引人们去探究彼岸世界,为个人性灵的伸展提供更宽阔的前景——因为,到时候,我们的家庭主妇们或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经典的话:老婆,晚上给我一个韭菜炒豆芽、一杯二锅头,再来一盘“炒文化”——这是生活中必需的一种营养。
   
    (调查统计人员:冷启迪陈健儿黄璐璐高明国邝光荣)
  作者:本版文字:本报记者冷启迪陈恒才 实习记者高明国邝光荣制图:邝光荣  打印】【关闭】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山书展筹委会所有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05077135号-2 粤ICP备05077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