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攒动逛书展 往来皆是读书人
市领导、参展书商、主办方纵论第二届中山书展
|
|
第二届中山书展的折价书颇受欢迎。
罗志强(广东联合图书有限公司经理)
廖剑涛(华夏图书批发中心、中山书城副总经理)
马丽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益文书局经理)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根楷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丘树宏
陈伏明(学而优书店总经理助理)
4天已经超23.4万人次入场,第二届中山书展3日人流量即超去年首届总和,而动辄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个人买书者随时出现。无论是巨大的人流量,还是超强的图书购买力,彰显中山书展的魅力,也凸显中山市民浓浓的读书热情和文化品位,这种底蕴正是建设文化中山所需要的,也是建设文化中山的方向。
座谈嘉宾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山日报社社长:方炳焯 中山博雅书店总经理:李骏 华夏图书批发中心、中山书城副总经理:廖剑涛 广东联合图书有限公司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成员机构)经理:罗志强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益文书局经理:马丽 学而优书店总经理助理:陈伏明
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根楷到第二届中山书展现场参观时表示,书展是我市响应建设文化强省的实际行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还召集主办方及书商代表举行座谈会,谈他们眼中的书展和对今后的期望。在场书商纷纷表示看好中山书展,更有人提出预订明年展位。
书展办得如何,参展书商最有切身感受,昨日的座谈会上,书商代表们畅所欲言,他们大多为首次参展,而中山书展的火爆和市民表现出的极强的购买力,都让他们出乎意料,大为赞赏,他们纷纷表示明年还要来。 外文书日销售额达1.6万元 马丽(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益文书局经理):我们主要展出外文书籍,如有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等出版社的,这些进口图书价格较昂贵,在书展上不太受重视,因为消费群体比较小众。但这次也受到主办方的大力邀请,实际上,我们目前日销售额达1.6万元,已经超出我们的预计,说明中山市民有很强的购买力。 我曾参加深圳文博会,但文博会里没有专门的书展,而且有50元门票的限制。中山书展则从一开始定位准确,以卖好书为主,市民免费入场,所以效果也非常好,以后会积极参与。 购买力惊人单笔不乏千元以上 罗志强(广东联合图书有限公司(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成员机构)经理):消费者对图书有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的图书主要定位于高端人群。港版书的单本定价很高,不少书籍的定价在百元以上,然而中山消费者仍表现出惊人的购买力。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国外存在地域文化、教育观念、历史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性,参加这次展览,也给中山市民提供一个接触不同地区图书的机会,通过阅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带来的交融、冲击。 销售满意提前预订明年展位 廖剑涛(华夏图书批发中心、中山书城副总经理):如今的消费者是非常理性的,中山书城此次推出了“书之墟”,就是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图书。我们希望消费者今后常逛书展、书店及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并把它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就像逛沙岗墟一样。此次书展销售达到预期,我已经跟主办方说好了,预订好明年的展位。 比首届书展有了质的飞跃 李骏(博雅书店总经理):我们已是第二次参加书展了,这次书展从规模和档次上已有了质的飞跃。包括会议中心,本次场馆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已经成为目前广东面积最大的书展了。作为一个经营书店的人,我们在书展看到许多新面孔,说明书展拉动了一批新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图书、阅读图书。
建设文化强省的实际行动
陈根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这几天,我身边的朋友个个都来过了书展,今天来到现场,看到人气这么旺,我觉得中山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省委正提倡文化强省,中山书展就是响应这一决策的实际行动。 我建议下届书展期间举办一些评选优秀读书个人和读书家庭的比赛,或是藏书家评选,而且要分组,比如分为学生组、农民组、工人组、公务员组等,对优秀者进行表彰,也可以更好培育读书氛围。让全社会每个阶层都参与进来。 如何把市民在书展的购书热情延伸到平日,也值得参展商思考。要推动中山书业、图书馆业的发展,需要引进优秀的图书出版人才,同时要吸取好的经验,把中山书展办出口碑、办成品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中山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丘树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刚刚结束的省委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如何建设文化强省,最终还是要靠项目,中山书展是对建设文化强省最好的典型、最强烈的呼应和响应。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从社会建设中独立出来,充分表明文化建设已到了非常急迫的阶段。经济要转型升级,没有文化的指引,必定要走弯路。中山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书展大热,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社会氛围的支撑。这次书展,是中山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读者满意、书商满意、政府满意,充分体现了中山文明创建的成果。 书展的成功,也说明了文化产业是可以大有作为。中山书展已基本探索出书展该如何办的模式。但是不能骄傲,因为才刚刚起步。以后该怎么办呢?我建议,要把明天的闭幕就作为下届书展筹备的开始,招商等各方面工作都要提前;同时要把中山书展把成最具特色、最具典型意义的书展,而不要无边际的追求做大。
中山书展进行到第4天,3折、4折等大折扣特价书的火爆让其他书籍汗颜。然而,伴随着特价书的火爆,也引发了观点的碰撞,是不是便宜就没好货?特价书会不会扰乱正价图书市场?座谈会上几位嘉宾各抒己见。 观点一: 是不是便宜没好货? 陈伏明:有些书籍打到两三折,但并非是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也未必经得起推敲,几千块钱的书打完折变成了几百块,看似价格降低了,而实质上仅仅是有个虚高的价格,图书的品质非常差。 廖剑涛:打折书,便宜货未必就是没有好货。现在读者消费也是理性的,愿意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那么多的读者,不可能都喜欢阳春白雪,他们应该在书展上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读物。 我觉得买书就像买东西,是一种日常性的行为。很多市民愿意逛沙岗墟,相应的,文化消费场所也需要沙岗墟。我们将展区命名为书之墟,意义就在于此,希望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为广大读者提供众多的特价书,虽然不一定是新书,但很多读本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包括很多的文学读本。这次我们会推出这么多特价书,主要是想通过让利打出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图书本身的品质差。 观点二: 特价书会不会扰乱图书市场? 陈伏明:同一个版本的书籍有很多个版本的。当然,也正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版本,导致了不同版本有着不同的价格。参展期间,总有读者问我们,人家的书都打折,几十块钱就卖,你们怎么那么贵呢?有时候觉得很尴尬,在一个书展上,大量打折书的热销,多多少少会对我们的图书销量带来影响,但是我们的书贵有贵的道理。我们书店的风格是注重图书品质和定位高端,所以在订货方面会选择一些比较大的,较有名气的出版商的作品。比如《新华字典》,我们选择的是商务印书馆的;《三国演义》,我们选择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校稿的成本,包括版权和印刷等方面,成本固定,当然,这些作品也是经得起推敲的,是经典作品,所以,不管其他版本的《三国演义》和《新华字典》如何打折,我们的成本固定,所以不会轻易打折。 马丽:我觉得打折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不一定会影响图书市场。可能参展商要在展会上打出自己的品牌,通过打折来吸引读者;也可能是参展商为了把一些出版年代比较久的书处理掉。不同的书店吸引读者的方式不同,我觉得一个书店要有自己的定位和图书构成,这才是我们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比如我们书店,曾经也做过打折,不过效果不明显,后来发现,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手段,我们就是一直坚持自己的高端定位,不断增加图书的种类。 观点三: 特价书热卖说明高端读者少? 陈伏明:特价书热卖现象,也许多多少少会反映出我们书展在高端读者方面的缺失。本届书展还是以学生和家庭购书为主的。 马丽:其实我们不能说买特价书的人就不是高端读者,去特价书展台去淘书的,一样有高端的读者。因为一些作品不具有时效性,很多商家就把一些出版了很长时间的作品来回馈读者,这些作品中,不乏一些思想性很强的,文学价值高的作品。因为一些有价值的作品是限量印刷的,所以在一些特价书展位上,绝对能找到好书。懂书的人,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好书。 罗志强:尽管高端读者肯定是占少数的,但是这个群体的比例绝对能够看出这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不过本届书展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一批高端读者出现在展会上,为高端定位的书籍卖的也可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山日报社社长方炳焯:
书展凸显中山文化产业魅力取众长把书展品牌做得更好
商业化运作模式很成功 本届书展用"火爆"、人流超历史记录这些字眼、词句形容已经远远不够,我认为,这届书展凸显了非常好的文化产业现象。 首先书展的运作模式很成功。本次书展政府做推手,媒体联动作为支持平台,发行协会组织会员参展,采用商业运作模式,此次书展香港同行前来参观时也惊叹,中山书展的人气"直逼"香港书展。而一些数字如场内单笔消费近1万元、1300个停车位爆满、14条免费专线条条满座,书画义卖认捐款数每日高达1万元等,一些书展日销售额达10万元等,都传递出一个信号,书展办得很成功。 同时中山书展还立足中山,辐射周边。不少读者远从福州、北京、深圳等地而来,无论是追名作家,还是来看书展,均是对中山书展本身的认同。 书展释放市民读书热情 书展还凸显了一种好的文化现象。选择在暑期举办,档期好,不少家庭把带孩子逛书展当成责任,而且大家愿意来、主动来,书展非常有吸引力。 其次,本次书展以书为核心,还有各类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讲座、签售、创意活动等,让市民不仅享受阅读,还有吃有玩、长见识。此外,邀请的名家、名人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山书展的品牌,并充分考虑到不同市民群体的口味,如有面向高端人群的史学家王立群,有白领喜欢的知识分子梁文道,也有青春文学领军人物郭敬明等,每一个嘉宾都有他的粉丝,中山书展给了市民亲近大师、名家的一个机会。 吸取经验来年会更好 要说为什么能获得成功,首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给予了许多支持,其次在推广宣传上,媒体功不可没,此外,中山书展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得到市民的认可。 在办展前,筹备组还多次赴香港,与香港书展小组交流,开拓了办展视野,提高办展水平。我们还充分吸取上次书展的经验教训,比如改善场馆,丰富参展项目等。上届还有位读者提出可否开设"旧书交换"区的活动,今年我们也因此要求开辟这样一个区域。虽然目前不是特别火,但备受好评,明年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不过,这次书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首先场馆软硬件有缺陷,如首次接待大客流、疏散机制仍待完善等等。其次,主办方应更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比如郭敬明的签售活动出现大批粉丝聚集的情况,主办方如何与警方、场馆方等更好地进行协调,应完善相关机制。此外,今后的书展还要在布展的专业性、图书种类的丰富性上进一步提高。
|
|
|
作者:◆记者李玮玮隋胜伟何淼摄影文波 |
【打印】【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