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书展不断创新改革,以求满足市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文化学习需求。
为期4天的2019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一届中山书展,已于7月15日晚上10时完满闭幕。自2009年首届书展举行以来,中山书展的文化品牌活动已进入第二个“黄金十年”发展阶段。连日来,记者与书商、读者、“互联网+”业界代表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对中山书展的评价和展望。众人认为,未来的中山书展,应继续坚持创新,办成规格更高、规模更大、内涵更深的阅读嘉年华节庆活动,才能满足市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书展扫描
□主办方声音:读者“更挑剔”,助推书展创新改革 7月15日,中山书展闭幕当天,书展名家讲堂压轴嘉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为中山读者带来的亲子养育讲座,为本届书展掀起又一股高潮。在市博览中心会议中心的1楼讲座现场、2楼现场直播大厅均座无虚席,超过1000名中山读者聆听讲座,与李玫瑾积极互动,体现了市民高涨的学习热情。 每年暑假如期举办的中山书展,一直是中山市博览中心人气最旺的文化会展项目。据主办方初步统计,本届书展逾10万人次市民在4天内涌入市博览中心。 来自南头镇的欧志滔,在星期天、星期一连续带着女儿小棋来到书展现场。他特意选择坐公交车前往市博览中心,而不是自驾车。欧志滔说:“公交车开得慢,让女儿好好留意这座城市,观察乘客和生活百态。再去书展‘淘书’,更能贴近生活。” 小棋告诉记者:“今年,我在新华书店的展区买了《小王子》、《格林童话》、《女生日记》和《马小跳》系列丛书,暑假就不闷了。我还买了四年级各科目的人教版课本辅导,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好准备。” 欧志滔在一旁说:“我对书展推出的‘百本好书推荐’服务感到非常满意。‘百本好书’由市民海选推荐,相关部门采购,质量极高,书展提供的指南帮助我和家人从茫茫书海中挑到更有针对性的好书。” 书展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市民的反馈意见,中山读者对图书种类、版本、出版方、涵盖范围等要求越来越“挑剔”。中山书展坚持实施“百本好书推荐”等创新改革措施,正是满足市民多层次、个性化的文化学习需求,避免文化展会出现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状况。 □读者心声:围绕文化提供多样化服务 从事室内外设计工作近20年的市民伍仁,每年都会逛两三天中山书展。他说:“这是一个让我寻找设计灵感、放空工作压力的文化嘉年华活动。” 本届书展,给伍仁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他列举说:“名家讲堂,嘉宾的分量很足。广东名家刘斯奋、‘北大十佳教师’张辛、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带来的讲座包括阅读、国学、教育、健康、电影文化等,无所不谈,让人耳目一新,得到充电的机会。” 伍仁补充说:“在书展现场,今年我发现了数字阅读区、珍贵邮票展览、百本好书推荐、‘市民选书,政府买单’的‘爱阅网借’服务、文化创意精品区、航天虚拟技术体验区等‘新尝试’;展区门外的博览中心大堂,每天不停举办市民论坛、文艺表演等特色文化活动。这让我感到中山书展在规模、外延、内涵、影响力等方面越来越有看点,办展的诚意越来越足。” 今年63岁、家住西区的杨波,为往后的中山书展提出了改进建议:“今年,我首次发现了传统连环画在书展售卖,我买了近200元的连环画,打算回味自己的孩提岁月,也让孙子们接触一下不一样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可能在我这类老人家眼里,这几届中山书展越来越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认为,书展的核心关键词是‘文化’,一切内容应该围绕文化去规划、去布局。书展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是好事,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市民的需求。然而,怎样做到杂而不乱,不要偏离文化这个主题,书展的主办方要好好考虑。” 业界思维 书商聚焦书籍,有效传播文化 ●受访书商:中山求索书店 ●受访人:陆铃 中山求索书店是每届中山书展的“老朋友”。该书店是我市在商圈开设特色文化机构的探索者之一,负责人陆铃告诉记者:“每次到市博览中心参展,在图书种类、版本、质量等方面,我们提前三四个月就开始规划,将自己的大型展位打造成最有特色的书籍展示区和文化传播区。” 面对每届中山书展的新变化,陆铃强调说:“作为书商,仍需要聚焦于书籍,有效传播书籍这类文化传播最有效的载体。”她表示,近年,不同类型的读者呈现出分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书籍消费特点,无论到书展参展,还是经营实体书店,挑战性越来越大。然而,忠实读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显示了中山市民热爱阅读、乐于为头脑“充电”的新变化。 书籍种类齐全,促进市民关注阅读 ●受访书商:中山新华书店 ●受访人:何女士 中山新华书店总经理何女士告诉记者,“新华”作为国有文创品牌的代表,每年的中山书展坚持参展。新华书店的特点是书籍种类齐全,尽可能满足各类市民的文化学习需求,促进“全民阅读”氛围在中山形成。 记者留意到,近年,随着更多年轻人逐步成长,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山书展的占比越来越高。例如,中山书展的“小古堂展区”,近几届书展的展览面积逐年增加。连环画、本土文化书籍、中山特色工艺品的种类和数量持续增长,让人耳目一新,也加强了中山书展的“中山”地域文化元素。 ●受访对象:中山书展文创区 ●受访人:傅小明 中山书展文创区负责人傅小明评点说:“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完善,阅读的途径和范围也在同步增长。与此同时,在文化宏观范畴内加入‘创意’这个元素,不仅满足了年轻市民的成长特点和文化新需求,更能彰显‘中山’二字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数字阅读:助推中山书展探索新变革 ●受访书商: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 ●受访人:梁先生 数字阅读展区在去年的第十届中山书展上首次亮相。今年的第十一届中山书展,这位“新人”完成了从“配角”到“主角”的二次登场,着重为中山市民带来“互联网+阅读”、大数据服务、阅读装备和技术变革等新体验。展区内的喜马拉雅FM有声图书馆、中文在线数字阅读产品展会、广州数字出版展区等细分环节,均各具特色。 “万物互联,海量资源,精准服务,是数字阅读的突出亮点。”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的梁先生点评说,数字阅读能让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随时随地利用最轻巧的移动互联设备,背靠着“大型图书馆”进行阅读,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更有利于“全民阅读”和“随时充电”。对此,数字阅读平台的职责是联手各地的机构,让服务实现最接地气的“着陆”。 ●受访书商:广州数字出版 ●受访人:海先生 广州数字出版展区的海先生也对中山书展发表了看法,他说:“数字阅读为延续了几千年的‘视觉+文图’体验模式,向外扩充至不再局限于实体书籍,不局限于视觉,利用人体各器官全方位感受的全新阅读体验。未来的中山书展,建议正视和规划好数字平台,做到线下有形有实体,线上看得见、听得到、找得全,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