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征集市民和参展商意见

读者期待明年书展更给力

2011-07-19 来源于:中山商报
    书展最后一天的到场人数比较少,是淘书的最好机会。◆记者明剑摄

    第三届中山书展的图书展区面积、配套设施、相关的摊位都要比上届多。如更多与文化相关的音像、数码活动,提供免费的公交接送等,这些改变让本届书展显得比上届更人性化,也让众多读者对下一届有了更多的期盼。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在书展期间还主动派发问卷,征集读者和参展商的意见,为办好下届书展做准备。
    人流高峰需设预案
    第二次参加中山书展的深圳益文书局和广州小古堂负责人都认为,此次书展的人流对于一个地级市书展来说还算不错,销售量也过得去。当然在书商看来,人流量越多越好。中山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的代表李柳婷承认,本次书展在周日的高峰期确实出现了停车难的状况。对于书展人流是否有个上限,李柳婷认为,当人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如五六十万时,就要适当分流。明年应做好应对瞬间高峰期的预案。
    展位宁缺毋滥
    书展现场除了卖书,还卖文具、卖家电、服装、日用品乃至海产品,这让不少读者和参展商感到“不爽”。在全国参加过书展的小古堂现场负责人李金亮说,其实全国很多地方的书展也是这样,杂乱虽然影响品位,但不可否认能带来人气。另外,现场派发广告的人员太多,而书展现场没有设置垃圾桶,垃圾四处丢,影响书展的品位,保安巡逻次数少等服务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内容。
    据了解,本次书展上,书商的展位虽然增多了100多个,但招商很快完成,展位无法满足书商的需求。文化创意展位和电脑IT展位则因一个行业协会临时退出,展位承租人转包给百货和海味商家,主承办方直到开展才知道实际情况。
    李柳婷表示,以后对参展商会严格把关,与书展和文化无关的商家,以后一定宁缺毋滥,多留些空间给读者做活动区。但现场没有设置垃圾桶等,确实是组织时考虑不够细致。
    确保没有盗版书
    一些学历较高的网友在微博上提出,除了基本的热门书,书展展出的书籍大多是大路货,难淘到好书。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和南国书香节相比,中山书展在书种的丰富性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李柳婷也认同中山书展上书的品种需继续丰富的观点,不过她表示,本次书展确保了没有盗版书,对入场书籍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把关,其实书的品质比前两届已有所提高。另外,本届书展还设置了专业图书展区、外文书也增加到2万多种,其实也算是很大的进步。因为中山书展是面对大众的书展,以后在坚持大众线路的情况下,增加专业书,继续丰富书的品种。
    邀请有争议人物也无妨
    本次书展,主承办方安排了二三十项文化活动,包括比赛、讲座、签售、晚会等,不过和香港书展在七天举办几百项活动相比,还是显得过少。
    李柳婷认为,中山书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刚开始时开展的都是与书相关的文化活动,今年开始增加了一些乐队和影碟签售活动,其实内容在不断丰富,以后活动内容的范围可以逐步扩大。
    2010年的香港书展,邀请不少娱乐明星乃至嫩模参加,为其吸引了大量人气。这也引起不少争议。对此,记者对书商进行了现场调查,他们多数认为,只要能吸引人气,而且从事的是文化相关的活动,任何嘉宾都可以邀请,甚至可以邀请一些有争议的人物,如芙蓉姐姐或凤姐。
    对此建议,李柳婷也认为,只要嘉宾对书展没有负面影响都可以考虑邀请参与,不过,因为中山不是省会城市,考虑到本身掌握的文化资源和市场影响力等问题,要邀请太多嘉宾、尤其是一些重量级的嘉宾不仅有难度,而且要看时机。李柳婷表示,第一、二届书展之所以能邀请到王立群、撒贝宁、郭敬明等名人,是因为他们那时正好有时间。
    5天时间是否会延长?
    有市民认为书展时间太短,只维持5天,有人认为太长,三天就够了。对此,李柳婷表示,书展布展要两天,如果只展三天,书商不乐意,而展出7天,其实也只有一个周末,在增加成本的同时,对销售促进不大,展到9天,书商或市民多会有厌倦感,因此,一般书展都以4—6天为宜,如果以后规模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可以考虑延长。
    镇区公交专线不够密
    本次书展,主办方开设了多条免费公交线,不过市民认为,线路的密度不够。而一些广州参展的书商则表示,应该学习南国书香节,在书展期间,凡是到书展站点的地铁全部免费,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气。
    作为书展的组织参与者,李柳婷认为,组委会也有难处。她介绍,以南国书香节为例,当地政府给组委会的补贴不少于1000万元,而中山书展是周边唯一一个以商业模式运营的书展,“我们也知道接送的免费公交车太少,但因为受到经费限制,目前只能提供这么多趟。”李柳婷表示,关于增多增密免费公交车的问题,这需要有关部门、尤其是镇区重视和支持。
读的不是书,是……
不同年龄对阅读的看法各不同
    网络上流传“哥读的不是书,是寂寞”,这话形象地比喻了某种看书的态度。第三届中山书展期间,本报从14日起围绕此话题采访了众多作家和读者,他们给出的答案各式各样。记者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样是阅读,但每个人对读书人的理解也在变化。
    幼年读图
    读的不是书,是图。这是本届书展给人最深印象的场面。正值暑假的孩子们是每日来书展看书的常客,有些甚至天天来。当中不少更是目不认丁、只会看图说话的幼儿园小朋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快乐的自由阅读。书展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是一个阅读的儿童乐园。因此,兔斯基的作者王卯卯才会给本报现场创作漫画“读的不是书,是未来……”
    青年读志
    青春少年,志气最重要。来书展的几位青春派作家给本报的造句都偏向“志”。饶雪漫说:“读的不是书,是成长。”饶雪莉说:“读的不是书,是勇气。”方悄悄说:“读的不是书,是自爱。”不仅是关注青年人的青春派作家,记者采访的一些专著历史作家,也专门指出青年读书的重要性。
    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副院长霍启昌认为,青年人读书避免出现种类少、内容过于狭窄的毛病。读书就像与古人聊天、与名家交流。读的不是书,是一种扩大的视野,寻找的是新天地。
    老年读闲
    若说幼儿、青少年读书,是因为他们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需要储备知识去应付,那老年人读书,那种悠闲、发自内心的喜欢则更为单纯。没有约束、无需目的的悠闲阅读,老年人读书更多地从关注自身需要出发,只为活得舒服、健康。读者观点
    ●生意人古先生:本次书展规模很大,但展位设置太杂,闹哄哄的,降低了品位。日用品等商家最好分开设立一个展厅。另外,本次书展各个商家重叠很多,书籍不分类,市民找起来很麻烦,建议下次分门类设展。
    ●东升居民梁小姐:免费车每天只三班,太少了,很多人搭不到,尤其是小学生,这很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建议下次加密班次。
    ●小学生东东:本次书展阅读区的凳子很可爱,很舒服。不过呢,如果下次再设一个展厅,播放点动画片或儿童电影就更好啦。
    ●冷星月痕:1.感觉书展重复展出的书太多了,要在书的多样性上下功夫才行。2.杂货摊影响了书展的整体氛围。其实这些小摊可以在展厅外面搞,当是便民,也可以成为书展的陪衬,而不是与书展混在一起。
    
  作者:◆统筹/陈慧采写/记者蓝天周闪雨  打印】【关闭】 

 

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中山书展筹委会所有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05077135号-2 粤ICP备050771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