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在演讲。
昨日是第三届中山书展在市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二天。马家辉在博览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我最想对李敖说的一句话--漫谈李敖的性格、作品及作风。"专题讲座,吸引了众多读者到场倾听。 本报记者吴飞雄缪晓剑摄
昨天下午,书展组委会邀请了香港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学者马家辉前来演讲。马家辉演讲的目的很明确,一是来推销他再版的新书《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此书写于他20岁左右时),二是他想更多的人了解李敖,并喜欢李敖——他的专题演讲是《我最想对李敖说的一句话》。□本报记者 杨彦华 冷启迪 18岁因为读了一本叫《顽童李敖》的书,那本书都是搜罗李敖的不是的,其中包括胡茵梦对于李敖的态度,而李敖则引用恺撒大帝的话——你来捅我两刀吧,对于你,我甘愿受死。马家辉觉得那是一个男人对女人最浪漫的情话。他决定离开香港浸会大学的电影专业,而转去台湾念大学。他去那里最想见的人就是李敖。 “那是改变了我一生的一件事。”马家辉从此甘当李敖粉丝。“对于自己的偶像从前是一百分,岁月流逝到现在还是一百分,我跟他‘有亲’”。他的“有亲”是指心灵相近心有灵犀的亲近感。认识李敖的具体影响就是一是学会了骂老师,二是给班上的每一位女生写情书——如果年轻时不写情书,那么你错过最浪漫的事,三是拒绝了香港。 他是在1983年到的台湾,他去拜会了李敖,一起吃饭、散步、编书,并且很自信地认为将来可以成为 “李敖第二”。与李敖接触得越多,他越了解李敖,然后在大二期间,即20岁的时候写下他的第一本书《消灭李敖,还是被李敖消灭》,李敖看了之后说:“你比李敖更了解李敖呀。” 马家辉眼中的李敖是一个体贴、努力、乐观、坚持、搞怪的侠骨柔情的人。“有谁像李敖那样处理他的生命?”马家辉很敬仰他真实的人性,并总结为“WN主义”,即Why Not的缩写——为什么不可以?“一位76岁的老男人必须温良恭俭让?为什么一个人尤其像李敖这样的一个人,不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生活风格来立身行事?为什么不能骂人?为什么不应该告人?为什么不可以交小女朋友?如果从Whynot而不仅仅是Why的角度去看李敖,我相信,我们会更能欣赏李先生。” 最后,他想对李敖说的一句话,不对,应该是两句话: ——其实,我没法子做到“李敖第二”。 ——我真的爱你!
■专访: 现在我们用城市定义自己 记者:作为一个香港人,你去了台湾求学,然后又回到香港工作,你对两地的创作会有较深的认识,你能说一说香港与台湾作家不一样的文艺走向? 马家辉:台湾有“文学界”的概念,这在香港是没有的。“文学界”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会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台湾作家普遍走的是这样一条路,写作,投稿、约稿、出书、评审的过程,是集体参与的过程,他们注重外在形式步骤。而香港作家的创作是一个个人行为,独自创作,写完了也不会让群体关注。还有台湾的文字训练很扎实,过几天香港书展会推林青霞的一本书,很难想象在香港一个50多年没写过东西的演员会像林青霞那样能写出很流利的东西,其实,林青霞只读过高中。 记者:香港作家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样的? 马家辉:我们那一代的作家,像西西、刘以鬯、黄碧云、李碧华等等都有不同的语言特点,有的很黑暗,有的很暧昧,有的很凌厉,我是专门写香港湾仔的,整体来说,香港作家在文字里都流露出了“焦虑”。 记者:你怎么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港版书? 马家辉:当然也有资本市场运作的因素。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慢慢地从 “国家”转为“城市”视角看世界、看自己,人们不再以地区划分,而是用城市来定义自己,大家都是平等的,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家以平等的心态去了解、欣赏别的城市,并且创造出了自己特有的语言,比如“有木有”“杯具”等等,城市平等观念是文化自信心的表现。 记者:关于读书,你是怎么定义的? 马家辉:我就直白地比喻吧,读书是最安全的性行为,它让你有一次又一次的高潮,而且不用洗澡!
■相关链接 马家辉简介 马家辉,新香江四少之一,生于香港,湾仔长大,传媒人、专栏作家、文化评论学者,亦为台湾问题研究员。 他获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社会学博士,曾以缪思为笔名,曾任台湾华商广告公司文案企划、台湾《大地》地理杂志记者、《明报》世纪版和读书版策划顾问(同为该报专栏作家),凤凰卫视、有线电视、香港电台节目主持,尤其经常出任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节目嘉宾主持。 |